行业技术
张居正的死对明朝影响?张居正的死对明朝影响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死去不久的张居正下如此毒手呢?
历史学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其一,这是君臣之间十年积怨的总清算。
网络配图
在封建王朝里,君权和相权是一对相依相克的矛盾。君权过于弱小时,需要强大的相权来支撑;而过于强大的相权,则会矮化皇室,遭到帝王的忌恨。
张居正开始辅佐神宗时,小皇帝年仅十岁,为了稳定政权,神宗母子都对张居正有所倚赖,尊重备至,言听计从。但是,这位元辅对小皇帝管束过严,干涉过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开始了由亲近、尊重向着畏惧、厌恶的方向转变。这一点,过于自信的张先生并没有察觉。
张居正以严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小皇帝,每天布置功课,如果小皇帝没有认真背诵或领会,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有一次,小万历读《论语乡?》时,把“色勃如也”读成了“色背如也”。张居正当着众大臣的面,厉声吆喝,吓得小皇帝连忙低头纠正。平时,如果小皇帝背着张居正做了越制出轨的事,冯保就会吓唬他:“让张先生知道了,看你怎么办?”小皇帝听了,很快就会收敛自己。
但是,小皇帝逐渐长大了,成人了,开始懂得了皇上的权威和分量了。而张居正仍然把持朝政,作威作福,甚至对他的宫闱生活也说三道四,这使得神宗对张居正的态度向着仇恨方向迅速逆转。
权高震主,是为臣之大忌;张先生却是自鸣自得,浑然不觉。岂知,他所揽之权,就是神宗之皇权;张居正的高?显赫,就反衬出神宗的卑微猥琐;群臣对张居正的恭维,就是对皇上的蔑视。是可忍,孰不可忍?成长起来的神宗必然要扳倒张居正,夺回皇权,一消这十年的积愤。即使张居正不死,这场君权和相权的斗争也将在短期爆发。
而在封建社会里,权力的天平总是向着君权倾斜,因此,张居正的覆灭和被清算是必然的。
其二,这是走出张居正阴影,一展帝王雄威的大决策。
网络配图
张居正死了,走了,埋了;神宗皇帝就可以乾坤独断,一展帝王雄威了。这就是神宗皇帝充分展示他的大度,极尽哀荣地礼送张居正归山的根本原因。
但是神宗皇帝?有料到,张居正虽然走了,却是阴魂不散,自己仍然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中。每有诏令,群臣就会观望、比较,假如张先生在,将会怎样决策;每有行事,神宗皇帝也会自我掂量,假如张先生在,将会怎样评判。张先生的阴影仍然高高地悬立在朝堂之上,俯视着神宗,使他自卑,自疑,猥琐,狼狈不堪。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与此同时,他的逆反心理、仇恨心理也开始极度膨胀。他愤慨,激昂,烈火中烧,不能自已,就像咆哮在火山之下的岩浆,必欲冲破压顶的山石,一吐胸中之块垒而后快。
最初,他用温和的手段割舍他的“大伴”,他感受?了一种无羁无绊的轻松,独来独往的愉悦,以及隐秘于心灵深处的邪恶的复仇的快感。这使他惊奇,震动,也受到启发和诱惑。于是,他决心粉碎这座高立于庙堂之上的偶像,搬掉压抑在他心灵之中的块垒,扫荡笼罩在他头顶之上的阴影。这是一个大决策,大决战!战斗必然成功,唯如此他才可以真正成为屹立于万民之上、天马行空、受到万民仰望的皇帝了!哈,痛快!
有了这样的思维,张先生的形象能不被撕裂、不被践踏吗?
其三,神宗的贪财好利,也推动了清算的进程。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叙了明神宗查抄张居正荆州老宅之前与皇?后的一段对话。
这一年,神宗的同母弟潞王已年满十六岁,该议婚了,可操办婚礼的银子还有一多半没有着落,慈圣皇太后一想到此事,就感到烦心。神宗听了,满不在乎地说:“这事您别着急,我有办法!现在朝中的这些官儿们都无耻极了,他们一定是看冯公公、张太师权大,把好多钱财珠宝都作为礼物存放在这两家了。”
太后听了,心里有了些把握,跃跃欲试地说:“假使查抄他们的家,这些钱财就都到手了吗?”
“这个冯保诡计多端,那些钱财恐怕都悄悄地转移了。”
网络配图
正好这时候,云南道御史羊可立上了一道“已故大学士张居正隐占废辽府第田,乞严行查勘”的疏奏,已废辽王次妃王氏也奏称辽王府“金宝万计,悉入居正府”。都说得有根有据。再加上冯保抄家,所得巨万,这位贪财好利的皇帝能不动心吗?至此,张居正家厄运难逃。
此外,张居正一人独大,后继无人,也是他败亡得那样迅速、那样彻底的一个原因。他刚愎自用,偏信偏听,喜欢阿谀奉承之徒,打击直言敢谏之士。到万历皇帝决心向他清算的时候,大家一呼百诺,奋勇争先。没有人敢替他说话,替他伸冤。相反,那些受他提拔、被他重用的新政人物,反倒成了反张居正的急先锋。张居正厉行的改革,也就因此而寿终正寝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大骂张居正是禽兽,被廷杖致残的邹元标,竟然拖着一条瘸腿,为张居正的昭雪奔走呼号,试图召回失去的新政。
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座经历了两百年风雨的古老的帝国大厦,终于在六十年后,被历史的巨浪冲击得土崩瓦解
张居正辅佐的帝王是谁?张居正之后的宰相是谁
明朝的张居正即是首辅又是两朝帝师,但是他为什么在万历十年死了之后,就遭到了他的学生万历皇帝的残酷对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那么咱们先说他是怎么对待的,首先万历皇帝当时计划要对他老师挖坟掘墓进行鞭尸,但是考虑到他是首辅又是两朝帝师,还是上柱国,所以干脆饶过了他。
但是张居正的儿子直接大狱,并且严刑逼供,让他交代他爹当年犯下的那些滔天罪行,这其实就是屈打成招。不仅如此,还下令把张居正的家给查封了,张居正的老家在湖北,所以湖北的地方官员在得到北京的命令之后,第一时间那天组织了抄家队,在抄的过程当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严格检查,甚至女眷直接上来就摸,生怕你们在这个随身的衣物当中夹带一些这个值钱的细软。
明朝学者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了张居正被抄家的情况,话说当时朝廷要派抄家队去湖北,所以地方官得到命令之后第一时间内把张家这几十口子老小都圈在张府里头,不让他们们出去,甚至不能出门买吃的。北京的抄家队从北京到湖北一共走了十多天,到了张府之后,打开门一看我,傻了眼,饿死了十多口子,这人都已经开始腐烂,更让人觉得惨不忍睹的是,张家养的狗也没得吃,所以那狗一看这人都饿死了,也不管你是不是主人,直接上去就吃这肉,所以整个张府里头是恶臭扑鼻,白骨森森。
那万历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的老师,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觉得无外乎有几点。第一是儿时对万历皇帝造成一些伤害,万历皇帝当时喜欢写字,写的非常的漂亮,写完了之后送给他的老师,其实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张老师的肯定,结果没想到张居正看到这个字之后说:“写得确实不错,但写这么好有什么用?宋朝的徽钦二帝字写得倒是好了,结果成了亡国之君,因此皇帝您将来的任务是当一个优秀的皇帝,而不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万历小皇帝一听,老师说得对,所以第二天开始,他把自己最喜欢上的这个书法课毅然决然地给中断了。这些事情都给万历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还有一件事,皇帝都要定期的在这个文华殿进行经延讲学,万历皇帝就背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叫做“色勃(bei)如也”,结果皇帝刚念到这儿,就突然在这么安静的环境下,从角落里传出一个不协调的声音,那个字不念bei,念勃(bo)。在场的官员都愣住了,皇帝正读书,这谁说话扭头一看,原来就是首辅张居正,你看在大庭广众之下很不给皇帝情面。
当然没有照顾皇帝的情面也好,或者说干涉皇帝的私生活也好,这些可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